鉴真和尚在担任大明寺住持的时候,有一次,一个村民和邻居吵架,他觉得吃了亏,就气呼呼地跑到大明寺找鉴真和尚评理:“大师呀,您来给我评评理吧。我那个邻居,简直太不像话了……“他还没说完,鉴真和尚就打断说:“对不起,正巧我现在有事,你先回去,明天再说吧!“那村民有些扫兴,但也只能下山回家去了。
第二天一大早,村民又愤愤不平地来了,不过看上去似乎没有那么生气了,说话的口吻也不像昨天那么激动,他对鉴真和尚说:“大师,我那邻居,您不知道,他真的太不像话了……“可是他还没说完,鉴真和尚又打断他的话说:“菜园还需要种菜,我今天很忙,你明天再来吧。“
(资料图片)
一连好几天,鉴真和尚都这样拒绝倾听村民的抱怨,最后,那个村民觉得没意思,也就不来找他评理了。半个多月后,鉴真和尚要出门讲经,他一下山就看见那村民正在田里插秧,便笑着问他说:“现在我有空,怎么样,你还需要我给你评理吗?“谁知,那个村民有些惭愧地微微一笑说:“大师,我和邻居已经和好了,后来我想想,也没什么大事,根本不值得生气发火,更不必动怒吵架,影响邻里和气。“
鉴真和尚这才不紧不慢地笑笑说:“这就对了,我不急于给你评理,就是想给你时间消消气啊。记住,在气头上不要轻易诉说别人的不是,否则越说越气,就更不容易化解矛盾了!“
日本宫崎县的幸岛上,除了有条小溪和一群猿猴外,再也没有其他东西。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来到幸岛考察猴子的生活,他们担心猴子挨饿,专门种下番薯供它们食用。
很快,猴子发现番薯从地下刨出后可以吃,只是上面粘着的泥巴很讨厌,必须在吃之前拍落上面的泥巴。
过了些时日,有只猴子不小心将番薯掉进溪里,无意间发现溪水可以洗掉泥巴,使番薯吃起来味道更鲜美。它把这告诉给其他猴子,一传十、十传百,很快就有85%的猴子学会了用溪水洗净番薯后再吃,只有15%的老猴不愿意这样做,坚持用手拍泥。
又过了些日子,岛上的小溪干了,再也没法洗番薯,猴子们手足无措起来。茫然中,又有一只聪明的猴子发现用海水也可以洗番薯,而且味道还不错,便把这个办法告诉给其他猴子。那85%的猴子又开始用海水洗番薯吃。可那15%的老猴不屑一顾,仍旧保留着用手拍泥吃番薯的习惯。
当岛上出现第100只猴子用海水洗番薯吃时,200里外的大分县的猴子也莫名其妙地学会了这招。幸岛与大分县远隔重洋,两地的猴子无法见面,也无法联系,到底是什么让它们学会了用水洗番薯吃呢?研究人员认为,这是一种近似信念的无形力量,即某种群中的某个体探索出一种先进的行为后,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,当这种示范效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后,就会在无形中超越时空去影响身边乃至遥远的同类。
尽管幸岛上聪明猴子的做法影响了远处大分县的猴子,但幸岛上那些15%的老猴还在用手拍泥吃番薯。它们冥顽不化,根本不愿尝试用水洗番薯吃。
研究人员对这些不愿变化的猴子进行分析,结果让人大跌眼镜。它们全部是公的,年龄都超过12岁,若按寿命换算成人的年龄,刚好相当于45岁以上的男人。更糟糕的是,这群猴子竟然都是有权势的领导阶层。将猴子的实验套用在人身上,也就是通常45岁以上的社会高中层男士普遍拒绝更新观念、尝试新事物和接受新变化。
幸好这只是猴子中间发生的事,无法套用于人类,结论也不能简单地应用到人类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世间无论滋生了什么新观念,发生了什么新变化,总会有一部分顽固的力量拒绝改变,猴子这样,人类也如此。
或许我们无法引导别人去改变,无法驱使别人去改变,但至少可以保持敏而好学的习惯,努力不成为那些拒绝改变、阻碍改变的人。
标签:
关键词:
Copyright@ 2015-2023 华夏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